“婚喜事、简办好,不攀比、无烦恼,生厚养、胜厚葬,好家风、应传扬!”近日,在兴平市移风易俗集中宣传实践活动中,简洁的宣传内容通过一张张彩页在村民中传播。活动宣读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号召广大群众人人争当移风易俗倡导者、实践者、推进者。丰仪镇祖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宝通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宣讲。红星文艺志愿服务队文艺志愿者表演了小品《张连接母》,精彩而又接地气的演绎,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我身边有不少家庭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惜花费财力物力去凑高额彩礼,给普通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听完这场宣讲,我也意识到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我们以后会引以为戒的。”参加完活动后,周闫村村民杨库元深有感触的说。
宣传引导+文化赋能,只是增强移风易俗工作“向心力”的一项举措,“破”“立”结合、“软”“硬”兼施,通过制度规范的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明乡风渗透到群众中去,让乡风文明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申海峰是兴平市西吴街道朱良村村民,6月中旬,母亲去世,他按照村里提倡的厚养薄葬,办白事一切从简的办事标准和规定,将母亲安葬。通过为母亲过丧事,他真正感受到了破除封建迷信、勤俭节约的操办方式的好处:“我们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经常宣传,提倡一切从简,我和姊妹几个商量从简办丧礼,不仅减轻了大家的负担,事情也办得顺顺利利。”在兴平市庄头镇于岳村,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办了一场喜庆又简约的婚礼。“这场婚礼简洁大方,一点都不铺张浪费,整场婚礼办下来,能节约近3万元,我和媳妇都很满意!”新郎张帅说。
目前,兴平市所辖的13个镇(街道)、181个行政村、21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红白理事会根据《村规民约》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礼金数额、宴席标准、奖惩措施等,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并延伸到方方面面。有的村还建有自己的村民礼堂,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有村级红白理事会全程帮忙负责,部分村甚至提倡“一碗烩菜”过白事,更是为村民减轻了负担。
同时,兴平市纪委监委立足清廉兴平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纠治“四风”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下沉一线紧盯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将移风易俗工作写入《兴平市村(居)务监督工作手册》,列入清廉村居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中,以道德讲堂、家风评议、培育树立先进典型等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准则,坚决遏制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为移风易俗清淤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