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办丧事还是喜事,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村里红白理事会有标准,既简单又热闹,节省也不丢面子。”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党员老李欣喜地说着村里的新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礼泉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推进移风易俗的喜人变化。
礼泉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能定位,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推动乡村振兴的破题点,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一项重点监督内容,在监督中引导,在引导中监督,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全县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切实解决群众痛点堵点问题,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督促民政等职能部门扎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督促县民政局出台红白理事会制度,由具有威信的老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担任成员,实行村民自治,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指导村级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明确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出台约束性措施,使刚性的制度规定成为群众的行为自觉,激励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有效减少农村高额礼金、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餐饮浪费等不良习俗,推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移风易俗,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向善。
为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民政局等12各部门印发《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明确集中整治重点,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12个督导组,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在职能部门自查基础上,礼泉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联动”监督全覆盖优势,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重点监督红白事办理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高价彩礼,是否存在大额份子钱等问题。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督促纠治陈风陋习,重点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超标准办理婚丧嫁娶等,坚决抵制大操大办。
“大娘大伯,你们好!到你们村走一圈,看到村里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风气也很好。最近村里面还有没有大操大办的现象?村里的年轻人勤不勤快?村里面还有没有什么不良风气?你们有没有发现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嫁娶?”
“现在大家觉悟都高了,村干部也经常到处宣传,哪里还有大操大办的现象。村里的年轻人打工的、在家搞养殖的,都忙着挣钱呢,都勤快很。”
“以前农闲的时候,村里人都爱打麻将,整天为输赢红脖子涨脸的。现在村里面业余活动多了,等吃了晚饭凉快些,我们都要来广场跳舞,还有打花鼓,到时候这里可热闹了!”近日,礼泉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城关镇裴寨进行走访时,与群众交谈的一幕。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政风和乡风民风密不可分,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对于整个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监督检查中,礼泉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和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移风易俗的监督管理,对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和农村干部移风易俗执行情况,进行不间断、常态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排查是否存在“大操大办”“侵占耕地建房”“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引导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享乐主义,严守纪律“底线”,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对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事宜的问题线索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深入整治歪风陋习。让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立足职能职责,做实做细移风易俗监督,持续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筑牢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活力’,推动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礼泉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