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纪委监委以深挖地方特色和乡风民情为切入点,把廉洁文化建设“嵌入”村居建设中,传播文明向上、崇廉尚洁的文化理念,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推动廉洁文化融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治理,让廉洁文化实起来、亮起来、活起来。
走进南市镇余杨村,村口文化墙上醒目的几则清廉故事相继映入眼帘,“陶母退鱼”、“一钱太守”、“子罕辞宝”、“棒打送礼”……放眼整个村庄,这些古圣先贤的德政典故映照在蓝天绿树、粉墙黛瓦下,成为一道亮丽典雅的廉洁文化风景线。据了解,该村在建设人居环境中,把廉洁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随处可见“廉”心“廉”行宣传标语,逐步形成清廉、质朴、笃学、尚美的淳厚民风。在兴平市,像余杨村这样的廉洁文化示范先行点还有很多,该市纪委监委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乡贤文化中的廉洁因素,为干部群众沉浸式感受清廉文化提供了载体。
在阜寨镇北八一村古会上,大家敲锣鼓、唱大戏,村民们载歌载舞为本村的“文明家庭”“好媳妇”“先进工作者”颁奖,获奖村民们一个个身披大红花,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证书和奖品,赢得了台下村民的阵阵掌声。这是兴平市以挖掘本地民俗为主线打造清廉村居的一个缩影,该市纪委监委将“好家风家训”评选、道德讲堂、“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融入当地特有民俗,围绕“清朗民风”,将清廉元素融入基层治理,推进红白事移风易俗,大力涵养清廉乡风民风。
此外,兴平市按照“融廉于景、寓教于行”的原则,修建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廉洁文化广场、城东文化广场等阵地,在主城区东城街道建成“清风读书角”等开放场所,并利用节庆日组织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开展文艺活动,自编自导自演廉政文艺节目,依托村晚和文化下乡等载体,将廉政套餐分享至全市干部群众,引导群众参与清廉建设,进一步提高廉洁文化受众面。
如今,一个个廉洁文化阵地、一项项廉洁文化特色项目,正在形成“廉”锁反应,串联起全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