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咸阳 / 正文
武功县纪委监委“三廉式”布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基因”
来源:武功县纪委监委 作者:许虹 王粉荣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4-17 10:15:23

今年来,武功县纪委监委坚持“三廉式”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基因”。

夯实“廉根基”,厚植清廉沃土。一是深入基层一线“阵地”,布控风险“探头”。县纪委监委开展提级监督,采用派驻监督、巡察提级、述廉提级、查办提级等四种方式,直接参与对典型问题村(社区)的监督,缩短监督距离,着力解决村级权力监督“远、软、难”问题。二是扎紧制度“笼子”。用“廉机制”约束“微权力”,加强对村级大额资金使用、建设工程项目、重大决策等村务实行提级管理机制,推动党务、村务、财务事项及时公开公示,出台《武功县关于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武功县关于结合实际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通知》《武功县关于推进清廉武功建设的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打好制度补丁,做好“后半篇”文章。

传递“廉能量”,营造文化氛围。一是清廉入乡约。将廉洁齐家的倡议编入村规民约,编制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文”,打造文化墙,印制小物件宣传便民扇、围裙发放给村民群众,不仅带来生活便利,更是带去清廉之风,帮助村民群众将清廉村居要入脑入心。二是文旅创品牌。探索“清廉文化+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将清廉文化融入武功镇苏武节碑龙门传、姜嫄古墓小华山、教稼台封后稷官等旅游产业,借机宣传爱国、学史、崇廉为主题的廉洁生态旅游观光业,不断激发发展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筑牢“廉防线”,护好群众利益。一是守住农民“钱袋子”。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健全“三资”监管体系,打好“武功护农”攻坚战。二是厘清村干部“老底子”。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会主任、村财务人员四类干部作为重点对象,由乡镇纪委进行动态监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提醒函,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前移村干部监督管理关口。三是狠抓涉农“总口子”。对涉农重点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水利局由县纪委跟进监督,确保涉农项目实施到位,真正让农业资源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截止目前,严肃查处涉农领域案件 6件,党纪政务处分6人,下移立行立改问题38个。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小切口、大深入分级分类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武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