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机构服务不优、资金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采用领导滚动包抓、“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等方式优化整合监督办案力量,受理养老服务领域案件9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 1人,以有力监督回应群众期盼,进一步增强了县域3.6万老年群众的获得感。
精准破解服务缩水难题,推动服务“品质升级”。县纪委监委紧盯“签到式”“走过场”式养老服务痛点,督促推动民政部门制定《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上门照护,明确规定评估建档、基础生活服务及个性化需求等7大类核心内容,已为98名失能老人建立专属服务台账,完成专业化、个性化的助浴、康复等服务5轮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创新“阳光厨房+助餐点”模式,投资15万元在4个镇办建成运营助餐点,月服务5700余人次,日均190人次,老年人仅需日均10元即可享用可口餐食,助餐点年服务能力可达6.8万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养老服务实现了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的转变。
智慧赋能便捷服务,实现办事“零跑腿”。针对资格认证繁琐、行动不便老人办事难问题,乾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嵌入式”监督作用,督促人社部门推行养老保险生存认证线上办理,全流程留痕可溯,10.61万老人足不出户可完成认证,504人享受上门服务。推行社保业务“码上办”,群众扫码上传资料,后台即时处理,办理时限从半小时压缩至 5分钟内。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线上“好差评”即时评价反馈机制,倒逼服务改进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智慧应用实现了养老办事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的转变。
精准监管资金流向,筑牢补贴“安全网”。县纪委监委为打破数据壁垒,督促财政、民政、人社等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监管。县财政局通过云系统平台,从预算指标下达、拨款申请审批到最终支付凭证生成,进行全流程在线记录与留痕,实现资金使用全程可追溯、风险可预警、效益可评价;县民政局依托老龄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县、镇、村”三级信息联动机制,通过“日常信息及时报、疑似问题周核查、基础数据月更新”工作模式快速有效发现问题,已解决高龄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15个,追回高龄补贴资金10580元。县人社局通过养老保险业务系统,对 848位已故人员信息进行核查比对,及时终止710位已故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关系,追回多领资金3.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