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乾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生产生活灌溉难题,以“纪委监督+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群众参与”的模式,全力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粮袋子”和“水缸子”。
为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灌溉难问题,县纪委监委发挥系统优势,凝聚监督合力,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组组”协同联动监督优势,督促农业农村、水利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扛牢主体责任,农业农村局成立16个工作组,深入16个镇办173个行政村,采取包抓镇办的形式对各镇办机电井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查看,优先支持抗旱水源建设、灌溉设备购置、抗旱药肥采购等方面,目前共发放水泵及配套设施109台套,喷灌机12台,水管2340米,电缆2640米,抗旱药剂20万亩,全面启动灌溉机井780余眼,累计灌溉面积46万亩,有效解决灌溉难题。
同时,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缺水严重的受灾地块,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发放6.5万亩抗逆性强的玉米、大豆优良品种,指导群众对受灾严重地块及时补种。针对技术难题,组织24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复合种植、以秋补夏等播种技术,对各镇办灌溉设备的组装调试和喷肥技术等进行指导,向农户传授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和技术要点,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抗逆性。
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监督力量,以走访摸排等形式督促县水利局对全县用水问题开展“拉网式+入户式”排查,累计走访群众100余户,排查出11个村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给梁山镇、注泔镇、灵源镇等12个村组应急送水410余车次,在阳峪镇、城关街道办等4镇办启动5眼应急水源井,铺设管道4310m,增加出水量70m³/h。送泵8台套,解决11个供水工程管道、水泵损坏镇村无力维修问题,解决了11个偏远村组30276人的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