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礼泉县赵镇文家河村村民刘育新隔三岔五便来村上排水项目现场了解施工进度。这个月他多了一个新身份——文家河村特约监督员。为老百姓办实事,是刘育新对“特约监督员”的朴素理解。
像刘育新这样的特约监督员,文家河村共聘请了4名,在征求拟聘人员本人意见和村民建议后,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从本村人品正直、群众信任、敢于发声、热心公益的村民中产生,代表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督促村务工作规范开展,自受聘以来参与村集体活动3次,提出各类建议意见10余条。
今年以来,赵镇纪委为解决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监督模式,在文家河试点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依靠其贴近群众的距离优势,加强村级事务监督,打通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米”。
实际工作中,特约监督员以列席村“两委”会议、参加座谈调研、跟踪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等参与监督,主要对村“两委”工作落实情况,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村务公开情况,村公益事业、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进行监督,并根据群众要求向村“两委”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镇纪委根据工作安排,为特约监督员充分履职搭建活动平台、完善服务保障、创造便利条件。对特约监督员履职中需要协调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反映的问题,认真办理、快速答复。通过镇、村两级协作互动,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基层监督网”,保障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特约监督员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另一双眼睛,他们能从群众最迫切、最盼望的角度出发,提出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赵镇纪委书记张盈盈介绍,下一步,将在全镇推行村级监督员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特约监督员管理、培训、指导机制,帮助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实现从“聘进来”到“动起来”的转变,为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