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纪委监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安排,大庄镇纪委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小切口、大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拧紧思想“阀门”,发挥“不想腐”的自律作用。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为拧紧思想“总开关”,大庄镇及时召开专题党委会和镇村干部大会,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对做好集中整治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的深刻认识。同时,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原原本本、逐条逐章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深学细悟中补齐知识盲区、紧扣关键重点、领悟核心要义,增强对不正之风的“免疫力”,养成“不想腐”的自觉,切实做到思想不松、干劲不减、不越“雷池”半步。
广开群众“言路”,发挥“不能腐”的约束作用。人民是最大的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干了多少事、干得怎么样,老百姓心里都有本“明白账”。大庄镇坚持把发言权交给群众,除畅通信访接待、电话来访等传统举报监督渠道外,聚焦12345热线、“书记信箱”“县长信箱”等平台矛盾突出、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从中收集案件线索,让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藏身、无处遁形。同时,坚持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的监督,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习惯在群众、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随时修正偏差、校正人生航向,确保权力不失控、决策不失误、行为不失范。
用好监督“利剑”,发挥“不敢腐”的惩戒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大庄镇始终坚持党员干部活动到哪里,监督就要到哪里。一方面,由镇纪委牵头,党建办、乡村振兴办等拥有干部管理权限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不定期深入辖区22个村抽查镇村干部到岗情况和坐值班工作状态,对不在岗、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追究问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前哨”作用,利用人熟地熟优势,对基层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掌握、早介入、早疏导,对村级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等“微权力”运行情况就近监督,切实将监督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进一步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