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受到处分时,心里面比较难受,不知道怎么面对同事们,害怕他们对我冷嘲热讽,导致工作也畏手畏脚。今天的谈心谈话,让我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拾工作信心,我会尽心尽力工作,以实绩回报组织的关心和信任。”这是武功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因违反工作纪律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干部开展暖心回访时的场景。
近年来,武功县纪委监委一直秉持执纪执法是手段,治病救人是目的的原则。按照“谁查办,谁回访”的原则,建立由案件审理室牵头、案件承办部门具体实施的回访教育工作机制,在三项举措上持续加力,使回访教育保持常态化。今年共回访受处分人55名,占目前处分人数的45%以上。
回访教育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将回访教育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将回访教育作为案件查办的延伸环节,通过回访教育来监督、评议执纪执法办案情况,促进办案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回访教育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水平。通过掌握受处分人员的思想转变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申诉案件的发生。
回访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尽快调整好状态,激发再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开展回访教育的根本目的。回访时,通过正面鼓励引导,以回访及时化解受处分人员思想“包袱”,唤醒初心,重拾信心,让他们感受组织的关怀。同时听取本人意见和想法,向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或组织部门反馈《评价意见表》。查找相关单位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回访教育与排忧解难相结合。在回访教育中努力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工作的同时,对思想转变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受处分人,对处分影响期满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干部及时出具廉政意见,予以肯定。同时,加强与受处分干部所在党组织(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帮助受处分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受处分人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和帮助,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对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处分不是目的,而是要把他们拉回正轨,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关心爱护。”武功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