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纪委监委针对受处分人回访教育实践中存在回访方案“一刀切”、思想教育不深入、长效跟踪不全面等实践难题,对症下药、精准施治,持续巩固健全“回访、教育、重塑”长效机制,助力受处分干部再成长,取得了良好效果。
精准把脉,实行“一人一策”把脉。按照“谁处分谁回访”的原则,深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由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道纪工委和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成员组成回访小组,根据案件情况和受处分人员情况,“量身定做”个性化回访“套餐”。突出靶向思维,将回访对象聚焦在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的党员干部。重点回访受到诫勉谈话、党纪政务轻处分的人员,特别是处分后仍担任重要职责的人员、受到处理处分的年轻党员干部、对处分结果有对抗情绪的干部等重点人员,确保选择对象既精又准,切实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固本培元,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向受处分人员发放《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积极协调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组织其进行学习,要求在党员会议上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督促其每个月进行自学,使其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注,从而积极改正。协同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组织受处分人员和单位同志一起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追溯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实地参观廉洁文化示范点接受廉洁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红色影片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
暖心助力,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构建党组织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左右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把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的整改结果作为解除行政处分、恢复党员权利、干部考核以及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在受处分期间积极改正、态度端正、工作认真、有突出成绩的同志,建议组织部门在处分期满后酌情提拔任用,今年以来,多名已过处分影响期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树立“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充分调动起积极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