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纪委监委聚焦职责职能,按照市委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监督助推效能提升行动”,精准把握监督工作的精度、力度和广度,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监督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有力解决了监督不够精准、监督成效不明显、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
“三色清单”管理机制,提高监督“精度”。“梳理分析政治监督、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内容,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工作要求、完成时限,按照完成时限区分红、绿、蓝三色,形成两个责任‘三色清单’,逐月制定印发,这是我们每个月都在扎实推进的重要内容之一。”兴平市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三色清单”的管理方式,有效促进了全市各级党组织明责履责、纪检监察机构知责督责,这种一月一清单、季度一督导的工作制度,让主体责任清单有安排、监督责任清单有跟进,进一步提升各级党组织履责时效及成效,倒逼干部履职尽责提升效能。目前,已开展政治监督5轮次,检查学习中省咸重要会议精神、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清廉兴平”建设、述责述廉反馈问题整改等内容13项,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3个,制定印发“回头看”清单1期。
“专项工作”无“微”不“治”,加大监督“力度”。今年,兴平市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建、营商环境、粮食购销、生态环保、社会救助8个重点整治领域,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按照“一领域一监督”的原则,从严从快查处相关问题线索。同时,扎实开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跟进各单位自查排查工作情况,按阶段组织好专项治理工作,梳理总结工作经验,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各类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是加大监督力度的强有力抓手,有助于从各领域以‘督’促改,持续提‘效’,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强思想转作风提效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监督渠道”延伸触角,拓展监督“广度”。一方面,兴平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运用兴平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即时拍”,协助市委拓展干部作风监督渠道。深入开展“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联百企”活动,通过设立“廉情监督员”,印制“连心卡”等方式,延伸监督触角,每季度定期走访包抓企业,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搭建“三单一报告”工作模式,实现市-镇-村三级监督内容联动,推动村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不偏向、不走样,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解决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人员力量最优化,确保在联动过程中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