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的用心良苦,我已经知错改错,也迈过了心里这道坎,现在干起工作反倒觉得心情很轻松!”面对旬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回访,一名受到处分的干部说。
为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工作,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促进“有错”向“有为”转变,旬邑纪委监委不断完善精细化回访教育机制,做实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回访前,因人施策、量体裁衣。由案件审理部门和案件承办室提前联系回访教育对象本人及所在单位,根据回访对象基本信息、受处分事由及处分执行情况,结合其在受审查调查期间态度表现、心理顾虑和在处分期间的精神状态、基本生活等情况综合研判,有针对性开列回访清单及重点,坚持精细化、定制化回访,确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回访中,专心听,耐心导,积极帮。专心听取回访对象思想汇报。对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走出思想误区;对还没完全想通的,耐心引导其正确对待,放下包袱;对能诚恳认识错误的鼓励其积极作为;对回访对象提出的合理要求以及个人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体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全面听取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同事对受处分人员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全面了解回访对象的思想认识和改正情况、受处分后的表现等情况,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积极向组织推荐使用,促进“有错”向“有为”转变,确保回访教育“访出实效”。
回访后,客观评价,精准施策。回访人员及时整理回访信息,认真填写《回访教育情况登记表》,归入回访对象个人廉政档案。以书面形式对回访对象受处分后的表现作出评价,实事求是肯定成绩,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开展回访教育20余人次,提出整改建议18条。
“处分不是执纪审查工作的目的,通过处分后的回访教育,帮助受处分人员真正打开心结,重振信心,努力上进,从而最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真正目的。”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