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纪委监委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前移监督关口,着眼源头预防,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将警示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进一步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找准廉政教育切入“点”,着力于“未病先防”。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贯通融合,以魏野畴纪念馆等为载体,组织干部开展党性体检和警示教育。为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挑选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具有丰富经验和扎实业务能力的案件查办、审理工作等相关室(部)主任,结合不同单位的职权范围和工作特点,精心准备一堂廉政教育课。根据不同部门单位对廉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订单”,进行“照单”宣讲,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重点部门和重要领域开展专题授课,围绕近年来该部门或领域易发常发的违纪违法问题及形成原因、预防对策等方面进行讲解,明确日常工作、生活中“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纪律意识。
筑牢干部思想“防线”,着力于“初萌防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日常监督执纪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咬耳扯袖”和“红脸出汗”制度化、具体化、常态化。以“同志式”谈话室作为主阵地开展约谈、谈话提醒、提醒谈话、警示谈话、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批评教育类措施,让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谈话中重点了解谈话对象的工作、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等客观情况,努力营造温馨宽松的谈话氛围。通过用心用情的“走心式”交谈,使干部能够敞开心扉,向组织说明情况,做到“小病”早提醒,“大病”早治疗。今年以来,全市第一种形态处理218件。
以案促改“全面”开展,着力于“惩前毖后”。坚持强化发生在身边案例的反面教材、警示教育作用,坚持以案明纪、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挖思想根源,扎实整改提效。结合《兴平市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若干措施》明确“小案提醒大案剖析12条措施”,通过下发履行主体责任“提醒函”、“以案促改通知书”、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推动以案促改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抓住“改”这个关键,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进行台账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在同一部门、同一单位、同一领域接连发生,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