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纪委监委不断丰富警示教育载体和形式,通过开展事前预防、事中挽救、事后警示等“三阶段”的教育,积极构建廉政教育大宣传格局,把廉政警示教育贯穿到监督执纪监察工作全过程,切实牢筑拒腐防变“防火墙”。
守住“主阵地”,抓实事前预防教育。为切实做好事前纪法教育文章,守住防范违纪违法“主阵地”,泾阳县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逐利之祸》《利剑高悬警钟常鸣》以及《家风不正家难安》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大家赴安吴廉政教育基地实地参观抓好正面示范教育,深刻剖析赵正永、冯新柱、魏民洲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做到警钟长鸣,未雨绸缪。针对重点领域和人财物风险较高重要岗位,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勤政廉政。
打造“金刚钻”,事中挽救教育保护更主动。为做好事中挽救教育这篇文章,通过举办“廉政大讲堂”,邀请省市专家授课,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既当纪法皆通的“专才”,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手”,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在培育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的同时,县纪委监委注重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最大限度保护干部、挽救干部,防止“小毛病”变成“大疾患”。近三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1677人,其中“第一种形态”处理1027人, “第二种形态”处理650人,占比95%。
用好“活教材”,事后警示教育效果更明显。“通过开展事前预防教育、事中挽救教育及事后警示教育,我县的廉政警示教育工作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大大增强了教育的震慑力和渗透力,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明底线、知戒惧,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泾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谭会党表示。为强化案件警示教育效果,县纪委监委通过到发案单位召开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剖析会,由县纪委监委监督执纪一线干部进行案件通报,分析案发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协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要求有关单位党委(组)主要负责人在会议上表态发言,找准案件关键环节和症结,公布整改方案。警示剖析会针对每一个违纪案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