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乾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监督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聚焦关键环节,创新监督方式,靶向发力、系统施治,推动“三资”管理规范使用,为护航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在跟进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项排查时发现,乾县梁山镇先锋村集体羊场于2022年建成后一直闲置,直到2025年初才将其出租。为进一步摸清家底,让每一份闲置资产能够充分利用,县纪委监委联合职能部门,采取“村级盘点、乡镇自查、县级抽查”方式,对全县村集体资产闲置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明确资产类型、数量、位置、权属及闲置原因,分类登记造册,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县纪委监委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结合排查台账和乡村发展规划,分析每类资源盘活潜力,对排查出的闲置耕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对闲置宅基地,符合条件的复垦为耕地,或开发为乡村旅游民宿、仓库用地等,发展特色产业;对闲置厂房、校舍、老旧村委会投入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或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手工作坊等,发展乡村产业,对排查闲置的5个村集体资产进行分类施策、盘活利用。
县纪委监委深入分析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管空白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8份,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规范操作流程,扎紧制度笼子。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乾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财务事项决策管理制度》,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集体资金、资产,确保村集体“三资”能够惠及群众。
截至目前,通过资产租赁方式帮助梁山镇先锋村等3镇5村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45万元;注入2025年中省衔接资金630万元,对王村镇大王村等8镇9村对闲置资产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或功能转换,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资产的增值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