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集中整治工作 / 正文
兴平市赵村镇纪委三措并举破民生堵点 护好群众“钱袋子”
来源:兴平市赵村镇纪委 作者:黄慧 吕原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9-23 17:30:23

近年来,受绿化苗木市场低迷影响,兴平市赵村镇部分苗木商户陷入经营困境、苗木滞销僵局,直接导致承包商拖欠群众土地租赁费用,群众合法权益受损,相关信访问题接连发生。面对这一民生痛点,赵村镇纪委主动扛起监督职责,以“全链条介入、多维度发力”的工作思路,通过深入调研摸实情、约谈提醒敲警钟、下发建议促整改,推动问题从根源上得到有效化解,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紧盯“欠租痛点”,压实责任解民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租金拖欠问题,镇纪委第一时间将其列为监督重点,督促镇党委、政府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构建“监督+整改”双发力机制。一方面,加大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和商户解读“非粮化”整治要求,引导苗木种植有序退出,营造全民支持整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聚焦苗木清退、土地返还、租金追讨关键环节全程跟进监督,既掌握实际进展,又参与协商过程,及时纠正可能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经过多方协同推进,成功协助群众追回土地租赁费用23万元,有效化解欠租矛盾,实现相关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信访量较此前显著下降。

延伸“监督链条”,推动转型促长效。为避免苗木清退后出现“土地闲置、群众增收断档”的问题,镇纪委打破“监督止于问题解决”的思维定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转型环节,以“监督护航项目建设”为抓手,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协同镇政府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97.8万元,计划用于前进、桑园等村800余亩清退林地发展集体经济。在项目推进全过程中,镇纪委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争取阶段核查资金申报规范性与群众适配性,论证阶段督促广征民意确保规划科学,实施阶段紧盯界庄村、赵南村大棚项目,定期查质量、核资金,严防“豆腐渣工程”与“微腐败”。同时,加强对利益联结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项目收益能真正惠及群众,为后续群众稳定增收筑牢基础。

聚焦“双赢目标”,监督实效惠民生。镇纪委始终秉持“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并重”的监督理念,通过精准监督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镇已有近1000亩土地完成“退苗还耕”,有效盘活耕地资源,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转型项目方面,界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一期23座蔬菜大棚已建成投产,赵南村36座蔬菜大棚、界庄村二期30座蔬菜大棚正加速建设。同时,紧盯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已投产蔬菜大棚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就业”模式,为周边群众开辟稳定增收渠道,群众既能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收益,也能在园区务工赚取劳务报酬。仅已建成的园区就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0余万元,真正实现“退苗还耕保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为赵村镇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