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月都有专业人员上门给我洗澡、理发、做康复训练,还有用药指导,心里踏实多了!”提及如今的生活,泾阳县经济困难家庭失能老人李大爷难掩感激。这温暖的一幕,正是泾阳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泾阳县纪委监委聚焦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紧盯经济困难家庭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护缺人、费用承压、专业不足”的民生痛点,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督促县民政局牵头发力,通过构建“评估-服务-监管-反馈”闭环机制,为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提供了坚实实践支撑。
部门联动,精准锁定服务对象。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泾阳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民政局联合财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创新采用“入户核查+数据比对+邻里走访”三维摸排模式。工作中,严格以《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与《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为指导,对全县低保、特困等经济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进行全面筛查,精准确定150名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送达最需要的群体。
优中选优,筑牢专业服务根基。“服务质量是养老工作的生命线。”在泾阳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县民政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遴选第三方服务机构。从机构资质审核,到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接受过专项培训,再到明确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12项内容的服务标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同时,签订详细服务协议,明确权责边界与考核办法,为老人享受高质量服务筑牢“防火墙”。
督帮同步,确保服务落地见效。为防止服务“走过场”,泾阳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由民政局、财政局不定期抽查服务记录、走访服务对象,对发现的服务不到位问题,要求机构限期整改、闭环销号。在此基础上,第三方机构每月安排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不少于1次,每次服务时长不低于1小时,切实解决老人洗澡、理发、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实际需求。
如今,泾阳县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成效已逐步显现。150名服务对象覆盖率达100%,满意度高达96%;82%的老人失能症状得到缓解,90%的老人真切感受到“有人管、有人问”的温暖。专业服务不仅减轻了家庭照护压力,更释放了家庭劳动力,平均每个家庭每季度减少照护时间约12小时,部分家庭成员得以重新就业,家庭经济压力有效缓解。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监督,以监督实效护航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