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区办了好多活动,有义诊、送药上门、免费理发……服务可好了。”老人刘秀芳笑着说。近期,秦都区人民路街道天王第一社区广场上,几位中医在为居民义诊。这是秦都区推行“离案工作法”,带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题”转变的一个场景。
去年以来,秦都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委社工部在全区10个街道全面推行“离案工作法”,组织社区干部下沉网格,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化解矛盾,通过离开行政“案头”,走进群众“心头”。
“离案工作法”点燃了基层创新的火种。不少街道和社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吴家堡街道创新打造“红黄蓝”三色动态分类管理法,即对“红色关注户”和“红色重点户”坚持“周必访”,对“黄色租房群体户”实行“月敲门”,对“蓝色常态家庭户”实施“基础服务+应急响应”。渭阳西路街道西电社区打破传统“坐班制”的时空束缚,创新构建了“空间离案+时间离案”双轨机制,让干部在走访中巡查安全隐患、环境治理、邻里纠纷,同步收集居民意见、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1167件民生实事项目已有序落地过半,累计提供医疗、康养、托管、护理等“一老一小”服务20余项,开展各类特色活动100余场次,惠及居民超3万人次。
“群众的难点堵点就是监督的发力点。”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精准监督倒逼基层治理,把民生“关键小事”办实办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