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寿县监军街道纪工委始终把群众诉求放在首位,接到群众关于因病、因学的困难救助诉求后,迅速协同街道办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摸排核实工作。从走村入户核查家庭情况到全程监督临时救助金发放,从春节前的应急保障到节后的定期动态研判,累计为17户64人发放救助金5.5万元,让党的温暖在寒冬中精准抵达困难群众心坎。这一实践,正是监军街道纪工委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监督促落实的生动缩影。
精准监督解民忧,筑牢民生保障“暖心线”。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中,监军街道纪工委坚持“监督+服务”双轮驱动,一方面,推动建立“自主申报+全面摸排+会议研判”闭环机制,每月对新增困难家庭进行动态筛查,确保“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另一方面,联合民政部门对救助流程、资金使用开展专项督查,严肃查处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守护救助资金安全。正如纪工委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让救助金及时发放,更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整合资源强服务,打造就业创业“新引擎”。针对辖区劳动力就业难题,监军街道纪工委积极协调党工委创新“产业促动+就业带动”模式,在封侯村试点成立全县首家“一诺家政服务公司”,通过“纪委牵线、村企合作”,注册资金20万元,吸纳30余名留守妇女和闲置劳动力就业,实现家政服务创收2万余元。同时,在育才路社区推动建设“红联盟”驿站,整合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为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学习、维权“一站式”服务,累计解决生活难题10余件,让新业态劳动者感受到“娘家”温暖。纪工委通过跟进监督项目落地、定期回访就业成效,推动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批就业、温暖一方群众”的良性循环。
靶向发力补短板,畅通基础设施“微循环”。道路通,百业兴。监军街道纪工委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监督重点,对各村居门前道路、排水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推动街道全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448万元,其中协调县级部门实施第三居民小区道路翻新工程,铺设柏油路面3780余平方米、修建排水渠472米,惠及93户220余人。在项目推进中,纪工委建立“事前立项监督、事中进度跟踪、事后质量验收”全流程监管机制,对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审计,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成为“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如今,曾经坑洼的乡间小路变身平坦大道,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安全,幸福感随着道路延伸不断提升。
多元联动惠夕阳,编织养老服务“幸福网”。“老有颐养”是群众的热切期盼。监军街道纪工委以“双报到、为民行”活动为载体,督促育才路社区建成196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组建40余人的乐育志愿服务队,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医疗等“一对一”帮扶,累计开展助老活动30余次,服务老年人300余人次。纪工委通过定期检查服务质量、收集老人诉求,推动完善“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协同机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暖心餐”“健康诊”“心理疏导”等多元服务,真正实现“养老”变“享老”。
从寒冬里的救助金到家门口的就业站,从泥泞路的蜕变到夕阳红的笑脸,监军街道纪工委始终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民生最前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以更精准的监督、更贴心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民生工程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工程”,用实际行动诠释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