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三原县纪委监委深刻把握三年集中整治、今年是关键的要求,督促召开全县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抓重点精部署聚合力推进集中整治工作良好开局。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压实市场监管主体责任,督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问题。以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乡镇超市、小卖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等重点品种,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严格把控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严厉查处“三无”产品、过期变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2家次,发现问题32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立案查处21起,罚没金额45万元。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坚持“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统筹协调各部门围绕“把群众点题化为群众点赞”的目标,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对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安部门加大对涉嫌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做好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公告、设置宣传台、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张贴公告20份,设置宣传台10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接受群众咨询55人次。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去年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台账,对各室、组、镇未办结问题线索、已立案未结案案件逐一反馈,制发案管工作提示,并通报协管常委、分管副书记,及时电话催办、实地督办、限期办结。截至目前,该县受理集中整治工作问题线索24件,立案15件,处分17人。
“下一步,我们要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深挖彻查一批典型案件,积极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