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过程中,三原县城关街道纪工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时,发现麦刘村27.5亩集体土地出租年收入3万余元,经营合同价远低于当前市场价,并存在多个转包情况,严重损害了村集体经济利益。针对这一问题,街道纪工委立即展开调查并督促整改。具体工作中,城关街道坚持以稳定为前提,充分考虑历史原因、双方利益等因素,采取竞价拍卖的方式,最终,麦刘村与集体土地实际使用人以1.7万元/亩的价格重新签订合同,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4万元。
集中整治以来,该街道以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为切入点,聚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违规处置和出租、低价出租、超期限租赁、合同履行不到位、租金金额与入账金额不符等乱象,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街道纪工委牵头、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协助、街道农办及农经站协同推进、各村具体实施的协作机制,对全街道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全面摸底,建立专门台账。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合同一方案一对策”的原则,综合运用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分批分类解决“低价包”“违规包”“人情包”等问题合同,通过集中纠正和规范问题合同,为村集体增收和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护航。
截至目前,全街道24个村在陕农经“三资”管理平台已初步规范并录入合同610份,每年实现增收预估280万元,有效维护了集体和村民权益,改善了部分村收不抵支现状,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
“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是提高村集体‘三资’管理效益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三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守护好集体‘家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该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