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旬邑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以夯实政治根基、把准监督重点为手段,把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上做好“四道加法”,深挖“蛀虫”“硕鼠”,从严查处涉粮腐败问题,坚决守住百姓“粮袋子”。
聚焦“重大部署+重要安排”强化监督。省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旬邑县纪委监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惩治涉粮腐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纪委关于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县纪委常委会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旬邑县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和“旬邑县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由协调小组领导,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督导检查、问题线索统计、案件查办、宣传报道等工作。同时,着眼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聚焦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在摸清实情、找准症结的基础上,紧急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时间范围、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坚定稳妥有效推进。
聚焦“四个督促+自查自纠”强化监督。紧紧围绕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加强督促检查,重点开展“四个督促”工作:督促党委、政府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督促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相关部门着力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落实政策的主体责任问题;督促国有粮食企业机改后对空闲粮仓、土地等资产的处置情况及专项整治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第一时间成立组织机构,分解整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主要领导一线督战,制发工作提示,针对粮食储备、储存、政策性粮食购销、地方储备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等情况,督促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对本辖区本系统国有粮食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延伸至基层粮库,全面掌握情况,摸清问题底数,查找责任单位是否履行到位、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发现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健全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机制,制定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整改效果。
聚焦“线索摸排+深挖细查”强化监督。依托旬邑廉政网、“清廉旬邑”公众号设置举报专区,充分发挥“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平台作用,并通过专项检查、巡察等多途径发现问题,实现线索来源全覆盖。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受理的粮食购销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筛查”,梳理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和其他职能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按照信访举报闭环管理要求,由信访室统一登记受理,依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流处置,确保处置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信访举报件“零暂存”,并健全信访举报件管理专门台账,实行“日清、周转、月报、季结”。同时,始终坚持“应查尽查、一查到底”原则,对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优先处置,确保有举报必查、有违纪必究,从严从重惩处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粮仓“蛀虫”“硕鼠”,对重点案件和典型案件做到直查直办或提级办理。
聚焦“以案促改+长效机制”强化监督。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实现用制度管案管权管事管人。做细做好做实查处问题、督促整改、推动治理一体化推进工作,通过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批查处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做到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抓好治理环节责任落实、作风改进、用权规范,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腐败问题,不断提升粮食治理体系质效。同时,坚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与粮食主管部门正在开展的工作和监管措施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形成严密的监管体制。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环节,通过典型案例全面剖析粮食购销领域腐败症结,并就改进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从而督促业务主管监管部门、粮食购销企业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形成长效机制,以制度刚性倒逼工作落实,坚决避免前清后乱,严防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