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长武县委第六轮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巡察机构以坚定的政治担当和强烈的使命感,深入基层一线,精准发力,为全县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该轮巡察涵盖12个县直部门单位,涉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巡察组在进驻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收集被巡察单位的“三定”方案、年度工作总结、信访举报情况等资料,对被巡察单位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同时,结合不同单位的职能特点,制定个性化巡察方案,明确巡察重点、方法和步骤,为巡察工作绘制清晰的“路线图”。
多管齐下,织密监督“信息网”。谈话“把脉”,倾听基层真实声音。巡察组通过与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普通职工以及服务对象等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被巡察单位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在谈话过程中,巡察组注重方式方法,既严肃认真,又亲切和蔼,让谈话对象能够放下顾虑,畅所欲言。对于谈话中反映的问题,巡察组认真记录,及时分析研判,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提供线索。
资料“体检”,挖掘潜在问题线索。走进巡察组办公地点,桌上堆满了各类文件资料,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翻阅着。查阅资料是巡察工作的重要环节,巡察组通过对被巡察单位的财务账目、会议记录、项目合同、政策文件等资料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走访印制过程中,巡察组不仅关注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还注重了解群众对项目的满意度。对于群众反映的堵点、焦点问题,巡察组及时记录,并督促被巡察单位限期整改。
边巡边改,彰显巡察“威慑力”。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的原则,对于巡察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时向被巡察单位反馈,要求其立即整改;对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督促被巡察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期整改。同时,巡察组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通过边巡边改,巡察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巡察带来的变化,也彰显了巡察工作的威慑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