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委巡察机构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巡察工作的“纲”和“魂”,积极提高巡察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
把握巡察工作的政治属性。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既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创新举措和重要实践。紧紧围绕政治巡察定位,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突出问题导向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准确把握监督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安排落实情况,强化政治监督。
强化精准聚焦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精准发现问题则是保证巡察质量的“压舱石”。一线巡察工作者必须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巡察始终,敢于向一切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和表面现象说不,善于开展“透析式”“研究式”巡察,用政治巡察独特的眼光和思维审视被巡察单位工作。要与时俱进把握政治巡察监督重点,对“国之大者”“省之要情”“市之要事”“县之要务”做到时刻关注、了然于心,确保巡察发现问题内容聚焦、定性精准。
锻造敢于动真碰硬的巡察干部队伍。客观上讲,一个县所辖范围不大,熟人社会圈子小,人情世故更加突出,总有一些抹不开、躲不掉的人际关系,巡察干部打铁自身不硬,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就干不好巡察工作。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一个观念,巡察是党组织赋予的政治使命、代表的是组织,要站在县委的高度理直气壮大胆地开展工作,当好秉公执法的“黑脸包公”,只有真正找到和发现被巡单位的问题所在,才能起到巡察利剑的震慑作用,才能得到组织信任和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才能让区县巡察受熟人社会影响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强化部门联动贯通聚合力。巡察工作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着眼于党中央和省、市、县加强上下联动,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以解决系统性深层次问题。同时,要善于借力打力,用好用活“巡审联动”。在巡察专职干部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巡察机构与纪检、组织、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协作机制,全面盘活现有巡察资源,在巡前、巡中、巡后加强全过程多要素融合贯通,让信息“活”起来、人员“联”起来、合力“聚”起来。
做实以巡促治抓整改。“巡视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通过巡察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最终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要牢牢牵住党组织书记这个“牛鼻子”,抓住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这根“牵牛绳”,加大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力度,健全完善由县级领导领衔、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日常监督、巡察办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立体化整改督办工作格局。要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