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坚持把巡察监督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通过“巡镇带村”,认真落实政治巡察要求,打通了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通道,发现并推动解决发生在基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全面覆盖创新巡察方式。在组织形式上,穿插使用不同巡察方式,对经济总量大、矛盾突出的村开展常规巡察,对群众反映集中、指向比较明确的村开展机动巡察或专项巡察,对体量较小、问题较少的村实施“巡镇带村”巡察。在工作流程上,遵循精简高效原则,不拘泥固有模式,视情简化巡察进驻沟通、动员、汇报等环节,体现“短平快”特点和效果。在具体方法上,打破以往召开动员会、听取汇报、个别座谈等固化模式,把发动群众作为提升巡察质量的关键因素,采取查阅资料、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听取意见、发现问题。运用预约谈话、入户走访、重点探访、跟踪追访等方法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采取巡镇带村,发挥“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发挥警示效应。
拓宽渠道倡导群众参与。利用书记信箱、县长信箱、武功贴吧和武功廉政网等新闻媒体平台,延伸巡察触角,把巡察的重点聚焦在基层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聚焦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聚焦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聚焦巡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在每轮巡察前,高度重视从网络收集整理的巡察反馈意见,尤其是具体问题部分,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码上巡察”、走访等多种形式,掌握相关单位易发多发的问题类型,从而提供问题“坐标”,确定主攻方向,切实通过群众的真实反映来掌握被巡察党组织、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围绕中心强化问题整改。紧扣县上中心工作,破解重点工程领域“落实差”问题。针对县级一些职能相对集中、项目资金分散部门。特别是一些重大或专项任务项目点多、面广、线长的问题。巡察组列出问题清单,及时入村进行实地丈量,逐一走访核查,敢于较真碰硬,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并结合巡察工作流程,采取调阅复制资料、查阅账务、个别谈话、将巡察了解的情况与其单位汇总上报的进行参考对比,形成问题线索。每轮巡察结束向镇党委、村“两委”干部发放问题整改清单,对照清单整改,实现整改落实见效。切实督促整改,明确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县纪委、县委各巡察组、县委巡察办、相关县直部门,形成合力,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