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报告是巡察组通过被巡察单位开展工作的各个阶段、多种方式了解情况的全面总结,也是区委领导了解、掌握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其工作情况、被巡察单位具体落实巡察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的基本依据。因此,写好巡察报告是做好巡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把握基本要求,打牢报告基础。写好巡察报告需要明确报告的基本任务,重点围绕“三个聚焦”,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要求,全面了解被巡察单位基本情况。在阐述主要问题时应紧密联系被巡察对象实际,抓主要矛盾,找突出表现,反映本质问题,避免“千人一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应保证针对性,可行性和对应性,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防止无法操作而束之高阁,做到前后呼应,对症下药。
把握撰写关键,提高报告质量。善于取舍素材,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谈话等方法收集掌握典型案例。善于归纳提炼,将问题归类,分清层次,加深立意,做到“提炼问题有观点”“小口切入有亮点”“挖掘材料见特点”。善于精准表述,强化问题真实性,把握每一个问题来源和定性依据,防止以偏概全。同时,在报告中多用生动形象的活语言,贴近生活,简明扼要,将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道理具体化,可以适当举例党员干部或谈话对象说的鲜言活语,把报告写活,使文章更加接地气。
把握校核要点,增强报告效果。做到边写边改,在巡察进驻后,开始考虑框架结构,围绕工作方案,一边巡察一边填充问题。多进行集体修改,组织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巡察组每位成员的积极性,确保典型问题后有共性问题支撑,共性问题后有数字支撑,责任背后有数据支撑,建议背后有政策支撑。及时读校修改,打磨文字,寻找并纠正纰漏,做到数字精确,文字精炼,表达精准,使巡察报告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