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培训,我明白了要巡什么、怎么巡、巡出什么样的成效,有了底气,更有信心完成好首轮巡察工作了。”在十八届旬邑县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巡前培训期间,初次参与巡察工作的干部小张这样说。
每轮巡察前,旬邑县委巡察机构根据巡察工作实际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根据每轮巡察进驻单位特点,开设组织党建、财务审计、撰写报告等培训课程,提升巡察干部能力素质,也让巡察“新兵”更快了解巡察工作。
自开展巡察以来,旬邑县委巡察机构创新探索“1+3”巡前模式,即“1期巡前培训、3项准备机制”。每轮巡察进驻前,一是通过函询信访局,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听取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组根据日常监督情况研究提出的巡察意见建议,以此确定巡察方向,拟定巡察对象;三是从巡察“组长库”“人才库”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巡察队伍中,发挥好“前哨”作用。
县委巡察办和县纪委监委相关室部开展巡前“面对面”通报会,侧重于重点人、重点事,围绕被巡察单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日常监督重点、难点问题,以通报情况来强化问题导向,为巡察工作备足“弹药”,提高巡察精准度;同时,探索强化“巡察组”与“派驻组”联动,做好协助开具相应措施文书、对接会商相关问题的准备,实现信息互通、手段互补、力量互助,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工作模式。
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与纪检、组织、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有机衔接,第一时间向各相关部门发函,集中收集被巡察单位领导干部近年来的信访举报、问题查处情况及相关线索等信息,认真搜集整理完善相关巡察工作资料,确保巡察组及时准确了解被巡察单位基本情况。
十八届旬邑县委第一轮巡察已于7月中旬结束,在对交通局、档案馆等6个单位的常规巡察中,该县积极运用“1+3”巡前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彰显巡察监督“体检”功能和“利剑”作用。
“‘1+3’巡前模式已逐渐成为我们巡察组正式进驻前的一个规定动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巡前培训、巡中实践、巡后总结’的工作思路,完善巡前学习培训制度,并不断探索‘纪巡’深度融合新模式,让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旬邑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