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巡察监督能否形成震慑的关键。长武县委巡察组在十六届县委第八轮巡察中积极探索巡察报告撰写方法,按照“列框架+填问题+精修改”的模式,念好“三字诀”,确保巡察报告有质量、有水平、有权威。
执笔准备突出一个“严”字。一是巡察组确定报告主笔撰写人,由主笔撰写人直接联系被巡察单位,通过全程参与谈话、查阅资料、组务会、现场走访调研等环节,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的前因后果,做到明晰缘由。二是通过定期召开组务会,集中汇报每个人发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问题定性和归纳加以确认,最终形成巡察问题底稿。三是组织精干力量,将整理好的问题底稿围绕“三个聚焦”69条问题表现形式,结合被巡察单位特点进行明确分类,对巡察报告进行谋篇布局,按照所提问题大小、轻重原则依次填充到巡察报告中,切实做到所提问题逻辑正确、顺序合理。
命词遣意突出一个“准”字。一是在文字表述上规范用语,用足用好“巡言巡语”“纪言纪语”,坚持原汁原味,实事求是,提炼突出个性问题,将政治巡察的要求体现在巡察报告字里行间。二是在内容上紧紧把握问题导向,明确时间、地点、事件,全面客观、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字里行间不能避重就轻,遮遮掩掩。三是所表述的突出问题都要有典型事例和数据做支撑,做到语言精简、逻辑清晰、因果对应、有理有据、见人见事、定性准确。
修改提炼突出一个“细”字。一是建立集体通稿制度。巡察报告初稿形成以后,组长召集组内成员及时召开通报会,对巡察报告进行再修改再完善,由执笔人逐句表述,组内成员逐人发言,研究问题归类的准确性、表述的严密性和前后逻辑性。并对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引用的案例、提出的意见仔细甄别、反复推敲,确保报告内容充实、逻辑清晰、事例典型。二是建立组办会商制度。巡察结束后,召开组办会商会,逐字逐句讨论报告,由联络员边读边听,副组长和各副主任逐一对照问题面对面点评,组长对点评建议斟酌完善,明确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巡察办主任凝聚集体智慧,进行评价总结,立体精准地绘制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画像”,做到特点鲜明,画像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