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共巡察了32家单位,发现问题728个,移交问题线索25个,当前整改落实了712个,推动建章立制120余项。”去年以来,为增强巡察成效,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兴平市强化督查整改,成立专项督察组,通过听、查、谈、访的方式,对被巡察党委(组)的巡察整改情况精准评估、有效监督,不断提升巡察质效。
听取汇报,看整改落实情况。督查组把听取汇报作为检查党委(组)落实整改工作的直接抓手,围绕被巡察党组织关于巡察整改、移交问题线索及信访件办理情况听取汇报。重点关注巡察整改责任是否落实、认识是否到位、整改方案是否精准、整改台账是否完善、问题整改是否彻底、整改措施是否有力、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是否明确,倒逼被巡察党组织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政治体检查找病根,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查阅资料,看整改具体落实情况。在督查检查前,督查组制定检查资料清单,重点按照“见人、见事、见单位、见处理结果、见责任追究、见长效机制”要求,对相关党组织整改方案、制度建立、线索处置、问题整改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逐一查阅。同时,督查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检查中,对立行立改的问题进行了“回头看”,对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个别谈话,看对整改的认识情况。为确保督查工作见效,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督查组紧盯整改责任人,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一步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此外,督查组明确约谈情形,紧盯未完成整改问题和环节,对整改不力、工作敷衍的通过个别谈话提出意见,倒逼责任落实;对搞虚假整改、应付式整改、整改落实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的负责人予以约谈,进一步抓牢巡察整改工作纪律。
走访了解,看干部职工反响情况。在强化政治效果的同时,督查工作还注重社会效果,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了解巡察反馈问题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聚焦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窗口单位,采取蹲点察访的方式,着重看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相关涉企涉民制度是否完善,持续传导巡察整改压力,充分发挥巡察整改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