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巡察工作 / 正文
兴平市巡纪联动提升监督效能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7-28 09:32:00

“在巡察中发现的审核标准和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细化,完善各部门、各岗位的规章制度……”近日,在市行政审批局巡察问题整改专项会议上,驻兴平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结合巡察反馈问题直接点出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兴平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有效配合,深化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双向沟通、有效对接,推进巡察监督与纪委监委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凝聚“巡”“纪”监督最大合力,同频共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市纪委监委围绕巡察工作开展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与巡察机构各项沟通机制,推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与巡察机构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优势互补,助推各项监督提质增效,确保巡察整改“标本兼治”,形成“1+1>2”监督合力。

“通过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我们能够提前了解被巡察的基本情况,对于我们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为巡察单位‘精准画像’提供帮助。”兴平市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表示。

巡察入驻之前,由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系统分析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重要岗位廉政风险点、信访重点、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以及其他重点情况,为监督单位进行初步“画像”。同时,巡察组利用初步“画像”,确定巡察切入点,细化巡察方案,推动精准发现问题。

“我们监督单位具有点多面广、分布分散的特点,专项资金项目多,廉政风险点多,监督难度大。巡察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我们在‘贴身’监督中忽略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反思派驻监督工作,厘清思路,进一步发挥派驻监督的优势。”驻市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说。

巡察工作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在加强监督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的监督,通过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座谈、受理举报等方式,“扫描”派驻纪检监察组在履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症病灶”。另外,在开展巡察工作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市纪委监委案管室进行对接,由市纪委监委案管室准确定性问题线索并进行高效处置,实现问题线索“从头到尾”的充分沟通。

据悉,市委第六轮巡察涉及32个单位,巡察组发现问题672个,向纪委监委已交问题线索25个,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巡察工作不是‘一巡了之’,目前市委第六轮巡察已经结束,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要以此为契机,做深做细‘贴身监督’,打好日常‘监督牌’,确保各单位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

巡察监督的成效关键在改,该市把推动整改、解决问题作为巡察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巡察机构同向发力,推动巡察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通过主动参加巡察反馈会,全面了解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单位整改单的问题,督促各单位根据巡察反馈意见,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症结所在,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同时,结合各巡察单位整改方案,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及时分析研判、梳理汇总,对整改措施不够有力、整改不够深入等问题及时向巡察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反馈,加强对巡察问题整改的专项监督,督促各单位形成“建立整改台账——完善整改措施——对账销号”的完整体系。坚持改立结合、以点带面,深化标本兼治,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督促各单位聚焦制度执行的“空白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制度建设的“薄弱点”,从体制机制上深挖问题症结,不断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巡察反馈问题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巡察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市委巡察不能一巡了之,纪检监察机构、派驻纪检察组也不是虚架子,我们着力在推进协作联动融合上下功夫,使巡察与纪检监察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凝聚了监督合力,构建巡前精准定位、巡中有效对接、巡后结果共用的‘一盘棋’格局,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同向发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