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探索基层巡察的有效方式和全新机制,兴平市委积极健全县级巡察制度,提高基层党内监督的效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市、办(镇)、村三级党组织巡察全覆盖,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共开展六轮常规巡察,两轮扫黑除恶专项巡察和“五项重点工作”专项巡察,覆盖所有市直部门、12个办(镇)、185个村级党组织。
正确把握政治纪律与基层实际的关系。基层党组织承担具体事务较多,政治水平相对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将党的政治纪律要求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使政治纪律在基层形象化、具体化,不仅让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感到困惑,也是巡察组急需破解的首要难题。兴平市委巡察组在努力提高巡察站位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能否从实际出发把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部署学好用活作为衡量基层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标准。巡察组通过座谈、走访,深入细致了解情况,用具体事例帮助基层党组织分析在凝聚力、组织力方面的欠缺。促使基层明确了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切入点和着手点,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干部真正明白了政治纪律对基层也绝不是空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增强了基层工作者政治纪律建设的信心。西吴散区村曾经是有名的生猪散养村,如今生猪存栏规模大幅度削减,在巡察时发现,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对环保存在片面的认识,巡察组积极进行了调研、走访,通过座谈、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绿色发展思路,不是放弃养猪,而是将原来散养生猪的传统模式以“三变”的形式引导农户,组建为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模式,修建集中沼气池,连锁大棚菜产业,扩大规模,科学饲养,一并解决环保问题,有效降低农户防疫、市场风险,农民以资金、资产入股,持续稳定增加村组和农户经济收入。
正确把握政治巡察与执纪审查的关系。坚持巡察的政治性、全面性,建立健全了政治巡察和执纪审查有机结合机制。巡察着力发现基层部门及个别领导人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问题线索,协调执纪审查部门,着力查处,提高案件质量,形成震慑,点面结合,强基固本,促使全市政治生态不断向好,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共向执纪审查部门移交线索136条,形成案件2条。强化对执纪审查力所不及区域的监督整改,着力发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因循守旧、不善于、不积极发展经济工作的问题,通过走访、座谈、细化问题清单,促使被巡察单位透过具体问题,明确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本政治原因,提高站位,运用整改,解决问题,产生实效,促使党的建设在基层落到实处,党建工作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切实的抓手,实实在在解决目前基层尤其是村一级的发展问题,提升党在基层和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巡察发现各类问题932个、违反“六项纪律”问题127个,整改完成率80%。
正确把握政治巡察与业务督查的关系。建立健全了政治巡察与业务督查有机结合机制,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坚持业务督查不放松,积极加强市委督查室职能,强化市委党建督导组、扶贫督导组等业务督查力量,指导基层和一线的同志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政治巡察促提升,率先实现巡察队伍专职化,打造政治能力强、综合素质硬的巡察队伍,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市的贯彻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的问题,着力挖掘政治责任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而不仅仅是消除问题的表面现象。形成问题责任清单,加强整改,形成长效机制,促使基层把党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真正发挥巡察尖兵和利剑作用,深入推进巡察体制机制转化为治理效能。巡察市住建局时,巡察组积极、细致指导市住建局强化学用结合环节,促使结合实际加快强化细化我市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工作措施,加快住房制度改革进度。政治理论学习不再抽象,基层党组织对如何学好用好党中央决策有了信心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