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中省纪委全会精神 / 正文
兴平市丰仪镇纪委监督农村“三资”守护群众“钱袋子”
来源:兴平市丰仪镇纪委 作者:张优美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7-09 19:50:50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一本本记录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小账本”,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考验着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以来,兴平市丰仪镇纪委聚焦农村“三资”管理痛点难点,以“小账本”为切口,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使命。

精准“对账”让“糊涂账”变成“明白账”镇纪委监督检查组走村入户、直奔一线,对全镇11个村的“三资”台账展开“拉网式”监督检查。通过“查账本、核凭证、对现场、访群众”四步工作法,重点聚焦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合同签订违规等问题,查阅财务凭证发现某某村修建村委会的资金到账明细和合同不一致、白条入账、合同签订年限超期等,一个个藏在账本里的“微腐败”被揪出,让集体资产从“雾里看花”变为“水清鱼现”。

靶向“治账”让“问题账”变成“规范账”镇纪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联合镇农业办、财政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一方面,对历史遗留的“糊涂账”进行集中清理,建立“三资”管理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式”整改;另一方面,紧盯关键环节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堵住管理漏洞。针对集体承包合同超期问题,督促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公开招标公示,重新签订合同;对资金到账明细和合同不一致的通过财务凭证和补签税票的方式进行销号;对白条入账的问题督促村会计进一步规范财经管理,完善财务制度。随着一笔笔“问题账”被规范,群众对村集体的信任度显著提升。

公开“晒账”:让“纸上账”变成“心里账”“现在看到村里的每一笔开支,哪个项目花了多少钱、谁领了补助款,清清楚楚!”在该镇一个村委会的公示栏前,村民们围着“三资”公示牌纷纷点赞。现在各村将每一笔资金流向、每一项资产变动、每一块资源利用情况实时公开,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的监督。同时,建立“纪委+村民监督委员会+群众”三方联动机制,邀请老党员、乡贤担任“义务监督员”,让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把“三资管理”晒在阳光下,让群众看明白帐,让干部做清白事。

从“小账本”里查漏洞、强监管、惠民生,折射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与担当。丰仪镇纪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资”监督专项行动,把账本上的“数字”转化为群众心中的“幸福指数”,以高质量监督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