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中省纪委全会精神 / 正文
泾阳县纪委监委探索“全员办案”模式 提升审查调查质效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李海峰 常双秀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7-09 19:48:53

“虽然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多年,但是一直缺少办理案件的经历,近期跟着办案室学习数据分析、证据搜集、谈话技巧等,办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近日,泾阳县纪委监委一名综合室部的干部感慨道。

近年来,泾阳县纪委监委针对办案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逐级弱化等难题,在优化“室组地”联合、打造协作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实施“全员办案”新模式,形成查办案件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审查调查工作质效。2025年1-5月,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124件,立案127件,结案73件,党纪政务处72人,留置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其中立案同级党委管理干部7件7人。

转变方式,整体联动“一盘棋”。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分管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为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室为主体,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委机关各室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全员监督、全员办案”工作机制,全面参与政治监督、专项监督、日常监督等监督工作。同时,改变以往由纪检监察室主办案件模式,将委机关主要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保证履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职责内设机构编制占比不低于内设机构编制总数的60%,实现人员统一调配、跨室联动,构建人人参与办案新常态。

优化力量,战区配合“大协作”。建立“室组地”协作区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统筹联动的原则,将全县9个镇(街道)纪(工)委、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4个纪检监察室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形成由4名纪委监委领导负责本协作区案件查办工作的沟通、联系和指导,构建“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街道)纪(工)委”模式,搭建联合作战单元,建立全县“一盘棋”监督体系,由“一根绳”变成“一股绳”,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分级分类建立办案优秀人才库,通过专题业务知识培训、专案办理实战锻炼等方式,定期开展业务研讨、案情分析、复盘总结,对案件中的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拓宽办案思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优势互补,办案质效“再提升”。在联合办案过程中,“室”充分发挥掌握信息全面、协调各方便利、熟悉纪法政策的优势,在线索研判、执行留置、外查取证等关键环节给予协调,指导专案组厘清思路、把准方向;“组”利用熟悉驻在单位政治生态以及行业领域特点、了解权力运行规律、掌握人员情况的有利条件,在深挖问题线索、解析专业政策、协调系统资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有效推动案件办理;“地”凭借熟悉基层、办案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的优势,在调查取证、谈话讯问中担当主力。同时在实战中充分发挥办案骨干和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办案小组各成员相互学习、借鉴,丰富办案经验,办案工作不“断层”、能“接力”,有力提升整体办案水平,为“全员办案”奠定坚实基础。

整体联动,后半篇文章“再做实”。利用“室组地”协作配合、办案小组协同工作机制,由联合审查调查组对违纪违法案进行“联合会诊”,常态化开展“复盘分析”,形成案件剖析报告,纪检监察室根据情况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通报主要案情、宣布处理决定、播放警示教育片。各纪检监察室督促案发单位结合建议,梳理各类廉洁风险点和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清单,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推动实现标本兼治。联动监督、联合办案着眼一体推进“三不”,坚持把以案促改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将个案审查调查和强化对案发单位的政治监督结合起来,注重同步分析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根源,精准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整改建议,做深做实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在抓好案发单位整改的同时,充分利用“室组地”的系统优势,带动全系统全行业全领域的整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切实强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治本效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