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纪委监委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坚持前端治理,注重协同发力,做好源头预防,化解涉访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访矛盾问题的产生和上行,树牢安全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立足抓早抓小抓源头,依规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好群众情绪的疏导员,把政策法规解释到位,思想疏导到位,确保不发生极端恶性事件,着力推进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走深走实。
该市纪委监委致力于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来访当“家访”,带着责任和担当,接待群众来访、接听群众来电、办理群众来信。增强“多走半步”意识,实行全员入户走访,善用与群众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在沟通中了解问题根源、走向,既让群众清楚“该找谁,该怎么办”,又督促职能部门对群众诉求解决到位、解释到位,对确有问题的切实帮扶到位,不断提升信访办理质效。
同时,该市进一步做实风险防控预警工作。制定《兴平市纪委监委信访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信访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组织落实信访维稳保障工作。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规定,加强对来访人员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接访工作人员实时观察来访者动态,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密切关注重点人,特别是扬言报复社会等高风险信访人员,注重矛盾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对滞留场所、缠访闹访人员,及时协调党委信访部门、公安机关协同联动、妥善处置,避免“破窗效应”跟风效仿。
此外,该市健全涉访安全工作机制,加强与信访部门、公安机关等单位协作,妥善处置扬言类信访和涉访紧急突发情况。制定《兴平市信访举报接访工作应急处置办法》,规范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群众在纪检监察机关信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依托检举举报平台,实现紧急信访事项的快速流转,提高处置效率;对突发信访事件实行即发现即处置、边处置边报告,督促落实属地稳控责任,做好稳控工作,确保不发生极端行为,对扬言类信访处置情况建立专门台账,实行挂牌督导、动态管理、办结销号。
“我们将持续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群众关切,提升服务群众本领,不仅要成为业务内的专家,还要成为业务外的杂家,服务群众信访所需,做好信访安全工作,扎实推进信访举报处理工作规范、优质、高效开展,做好干部群众的‘连心桥’、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