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找回了工作动力!”近日,在渭城区纪委监委开展的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中,张某向回访组袒露心声,去年因工作失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他,经过区纪委监委的跟踪帮扶,如今在工作中担当作为,赢得了群众认可,这是该区深化回访教育成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区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将回访教育作为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坚持“一人一策”,通过量身定制“政治关爱+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套餐,既传递纪法力度,又彰显组织温度,推动处分干部实现从“有错”到“有为”的转变。
精准施策,破除“标签化”思想坚冰。审理室建立受处分干部动态台账,综合考量错误性质、个人表现等因素,对回访对象按照思想、能力等进行分类。建立“室组地”联动回访机制,坚持“三个一”,一案一档案,梳理受处分人员错误性质、处分类型等形成“病历本”;一人一方案,综合考量岗位特点、性格特征制定个性化回访计划;一事一评估,通过民主测评、实绩跟踪检验转化成效。同时对有思想压力的干部,通过“面对面”访谈、“家访式”沟通,切实转变受处分干部的心理状态。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个性化回访教育38人次。
建立“长效化”的回访教育管理机制,将回访教育与“三抓三促”行动紧密结合,对处分影响期满且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向组织推荐使用;对因履职被诬告的干部,通过书面澄清、会议通报消除影响;对生活困难干部,协调工会、民政部门落实帮扶政策;对反映集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整改。
“回访教育不是简单‘走程序’,而是体现组织关爱的‘二次救治’。”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把回访教育成果转化为激励担当作为的长效机制,让“跌倒者”重新奔跑,让“实干者”轻装上阵,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