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测试现场,逾万名党员干部在聚精会神的思考答题,鸦雀无声的教室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在案件谈话室,县纪委党风政风室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挽救,引导其主动向组织坦白个人问题;在警示教育报告会上,纪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对违纪事实进行通报,被点名道姓的干部坐在台下羞愧难当。这是泾阳县纪委监委开展廉政教育的一个个真实场景。2019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不断丰富警示教育载体和形式,通过开展“三阶段”教育即事前预防教育、事中挽救教育以及事后警示教育,积极构建廉政教育大宣传格局,把廉政警示教育贯穿到监督执纪监察工作全过程。
一是用好“新阵地”,事前抓实预防教育。为做好事前预防教育文章,县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影片、赴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实地参观抓好正面示范教育,通过举办警示教育讲座,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赴关中监狱接受现身说法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未雨绸缪。去年元月至今,针对重点领域和人财物风险较高重要岗位,全县共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46期,受教育人数5000人次,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勤政廉政;坚持逢提必谈、任前廉谈,共分13批次对新任职的211名科级干部进行任前集体谈话和廉政考试,落实严明纪律责任,督促干部知边界、明底线、守规矩,把他律要求转化为自律追求。
二是练就“金刚钻”,事中挽救教育保护更主动。为做好事中挽救教育这篇文章,县纪委监委举办“纪法大讲堂”,由纪委书记、纪委常委及各室部负责人分别就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进行解读阐释,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水平,在监督执纪中提升政治感化能力,既当纪法皆通的“专才”,更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手”,不断加强对当事人的教育挽救工作。在培育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注重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灵活运用提醒谈话、组织约谈、信访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护干部、挽救干部,防止“小毛病”变成“大疾患”。2019年元月至今年3月,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509人,其中“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249人,占总数的49%。
三是用好“活教材”,事后警示教育效果凸显。“通过开展事前预防教育、事中挽救教育及事后警示教育,我县的廉政警示教育工作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大大增强了教育的震慑力和渗透力,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明底线、知戒惧,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泾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虎表示。为强化案件警示教育效果,县纪委监委通过到发案单位召开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剖析会,由监督执纪一线干部进行案件通报,分析案发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协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要求有关单位党委(组)主要负责人在会议上表态发言,找准案件关键环节和症结,公布整改方案。警示剖析会针对每一个违纪案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