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酒中的廉洁密码
来源:驻乾县县委办纪检监察组 作者:王妍丽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11-07 18:07:42

酒,自古便是人际交往的媒介,杯盏之间,可叙情谊,可谈古今。然而,酒桌之上亦藏着无形的考验,能照见人心,更能丈量出为官者的廉洁底线。

古人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这话虽显极端,却道破了酒的双重性。适度饮酒,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雅趣;但若逾越界限,便可能沦为权钱交易的幌子、利益输送的遮羞布。多少人从“小酌怡情”开始,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盛情难却”中模糊了原则,最终被酒桌缚住手脚,一步步滑向贪腐的深渊。那些“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的论调,看似是人情往来的“潜规则”,实则是廉洁防线的“腐蚀剂”。

真正的廉洁者,从不惧酒桌考验,只因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北宋包拯,为官清廉,曾有人以美酒行贿,他却严词拒之:“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一杯酒的诱惑,在他心中抵不过百姓的期盼。明代于谦,任巡抚时,有人以佳酿相赠,他挥笔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以“不饮盗泉之水”的气节,守住了为官的清白。他们并非不近人情,而是深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一杯不该喝的酒,可能意味着对原则的妥协,对责任的背弃。

廉洁之人饮酒,饮的是坦荡,喝的是磊落。他们的酒桌,没有暗藏的玄机,只有真诚的交流;没有利益的算计,只有为民的热忱。若是与百姓同坐,他们能共饮一壶粗茶淡酒,听民声、解民忧,酒中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牵挂;若是与同僚相聚,他们能共品一杯清酒,论公事、谋发展,酒中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这样的酒,饮得安心,喝得正气,杯盏间流淌的是初心,是正道。

如今,“禁酒令”的推行,正是为了斩断酒与贪腐之间的联系,让酒回归其本真意义。这并非否定酒文化,而是警示每一位掌权者:酒桌不是法外之地,人情不能逾越纪法。守住酒桌上的廉洁,便是守住了心中的底线,守住了百姓的信任。

酒本无辜,关键在人。以酒为镜,常照自身;以廉为尺,常量言行。唯有如此,方能在杯盏交错间保持清醒,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原则,让每一杯酒都饮得堂堂正正,让每一次交往都经得起检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