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霜降,又名严霜、霜刀、霜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太阳黄经为210°,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唐代诗人元稹曾创作组诗《咏廿四气诗》,其中一首《霜降九月中》以五言律诗形式描绘霜降时节特征,将自然物候与逆旅愁思相融合,成就了节气诗的典范,全文如下:
“风卷青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霜降节气的描述是:“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迎冬,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秋天的累累硕果时切不可一味地沾沾自喜,仍要保持定力,喜不忘思,既感受天地时令的变换,又要提炼宝贵的实践经验,总结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凝神静气、自省自检,在霜气横秋之下,严守筑牢清廉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到底,就在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霜降时节,寒意侵袭,党中央以霜肃之气执纪,以霜杀之刃反腐,天愈寒,心愈坚。自然之霜涤荡草木,纪检监察机关借霜降“万物敛藏”之机,掀“秋风扫落叶”之势,用秋霜的清冽执纪问责,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对照党规党纪反躬自省,戒除“辛辣”之欲,做到心清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