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鸣笛长恸。又至9月18日,这一天,历史的警钟在中华大地上空回荡,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1931年的那个夜晚,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侵占东北,东北军伤亡300余人,美丽的东三省在炮火中沦陷,祖国母亲在屈辱中流泪、流血。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伤痕,更是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坐标。
九一八事变像一把锋利的刀,割裂了中国的土地,也刺痛了国人的心。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民心涣散,外国军国主义势力乘虚而入。日本铁骑有恃无恐地侵占国土,残忍地杀害同胞,疯狂地掠夺国宝与资源,中华大地支离破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正是在这场灾难中,中华民族的血性被唤醒。千千万万个有志之士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北山河”的口号,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无数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他们胃中只有草根、树皮与棉絮,却用铮铮铁骨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历史无情,人民有情,那些民族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因贫穷与涣散成为外敌觊觎的目标,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用70余年的时间书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奇迹,如今的中国已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依然要铭记:和平从来不是历史的常态,唯有警钟长鸣,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唯有团结一心,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日本政府至今试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的行径,更警示我们:对历史的遗忘与纵容,就是对未来的背叛。
纪念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历史的灾难,往往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誓言化为行动。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或许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但可以是爱岗敬业的建设者,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让个人的奋斗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正如先辈所言:“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这是对历史的承诺,更是对未来的担当。
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在每一次监督检查中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施策”,在每一次审查调查中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让历史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鸣笛声渐远,但历史的回响永不停歇。九一八事变早已定格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让我们以史为鉴,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振兴中华”篇章,让英雄的鲜血不白流,让祖国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