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灵魂安放
来源:彬州市豳风街道纪工委 作者:张瑜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9-19 17:09:40

雨滴沿着窗户玻璃蜿蜒而下,卧室的灯光苍白而恒定。又一个不眠夜,脑海里模糊一片,我的心却飘向了李娟笔下的阿勒泰草原—那里有风吹过草海的沙沙声,有牧民帐篷里飘出的奶茶香,有一种我无从触及的、关于生活的原始诗意。

《记一忘三二》就这样悄然走进我的生命,像清泉流入干涸的河床。李娟的文字有种神奇的魔力,她写苦难却不渲染苦难,记美好却不执着美好。那种举重若轻的笔触,仿佛在耳边轻声诉说:亲爱的,有些事,值得记住;有些事,不如遗忘。

在这个要求我们事事谨记的时代,我们活得好疲惫啊。手机备忘录里塞满了待办事项,日历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截止日期,微信聊天记录里堆积着无数承诺与约定。我们记得领导三年前某次不经意的批评,记得同事某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记得自己某次汇报时的微小失误。这些记忆像无数细沙,一点点堆积成心灵的重负。

而李娟教会我的,是一种选择的艺术。她记得哈萨克老妈妈手心的温度,记得牧羊犬湿漉漉的鼻尖,记得雪地上第一缕晨光的美,却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生活的不便、物质的匮乏轻轻拂去,如同拂去衣襟上的尘埃。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她知道什么是滋养心灵的,什么是消耗生命的。

我的办公桌上现在多了一个笔记本。不再用于记录工作事项,而是专用于“值得记住的时刻”:同事分享的一块巧克力带来的惊喜,雨天有人悄悄放在我桌边的伞,完成工作时队友们眼里闪烁的光彩。而那些不愉快的争执、无理的指责、过度的要求,我选择让它们如流水般从心中流过,不留痕迹。

这种选择性的记忆与遗忘,渐渐改变了我的生命质地。我开始慢慢关注家里的花草、街道水帘村杏子的跌落、韭菜和石榴的成长,注意到春雨过后空气中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这些曾经被工作压力遮蔽的美好,重新回到了我的感知中。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正是我们需要“记一忘三二”智慧的时刻。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到温暖与连接的时刻,忘记那些徒增焦虑的杂音;记住自己内心的召唤与渴望,忘记外界强加的标准与期待;记住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与事,忘记那些转瞬即逝的得失荣辱。

就像李娟在边疆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们也可以在都市丛林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每次深呼吸,都是一次选择:吸入宁静,呼出焦虑;吸入感恩,呼出抱怨;吸入希望,呼出恐惧。

当我合上《记一忘三二》,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夜空中几颗星星隐约可见,像是李娟撒在文字间的灵光。我知道,明天的工作依然繁重,压力不会突然消失,但我的心已有了不同的安放方式—记得该记的,忘记该忘的,让生命保持恰到好处的轻盈。

在这沉重与轻盈之间,存在着生活的全部艺术。而李娟用她举重若轻的笔,为我们指出了那条通向自由的道路:唯有学会遗忘,才能真正记住;唯有放下重负,才能拥抱美好。这或许就是在这个焦虑时代里,我们最需要修习的心灵课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