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黑白底片,承载民族血泪;光影交织之间,照见忠诚担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历史背景,通过“吉祥照相馆”这一微小窗口,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民族存亡之际的生死抉择与道义担当。对于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而言,这部影片启示我们:爱国主义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为具体的、实践的责任担当。纪检干部的爱国,首先在于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对历史真相的坚决守护,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爱国是守护民族记忆与历史真相。《南京照相馆》聚焦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痛史,通过一群普通百姓在“吉祥照相馆”内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历史真相的沉重分量。影片中,主人公们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却意外发现了记录屠城罪证的底片。面对生死考验,他们从最初的求生自保,转变为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并传递这些铁证,让日军暴行最终公之于众。这种对历史真相的坚守,正是爱国主义的深刻体现。对纪检干部而言,守护历史真相意味着要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纪检工作的本质就是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这需要我们对历史负责、对事实负责,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纪检干部要通过严格执纪执法,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对历史最好的负责,也是对爱国主义最真实的践行。
爱国是弘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南京照相馆》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在至暗时刻的坚韧不屈与守望相助。影片中,手无寸铁的平民在绝境中展现的民族气节,他们面对日军暴行、同胞遭遇和民族存亡时,毅然选择将记录日军罪证的底片留存下来。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屈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纪检干部应当传承和弘扬的崇高品质。纪检工作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甚至需要得罪人、碰钉子。这就特别需要发扬影片中主人公那种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纪检干部应当从这种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敢于动真碰硬,坚决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爱国是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南京照相馆》观影活动中,许多单位强调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对于纪检干部而言,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实践。纪检干部要聚焦“国之大者”,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通过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等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韧不拔、攻坚克难,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熟练掌握政策策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爱国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南京照相馆》的深刻意义在于让观众“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历史创伤记忆“升华为面向未来的不屈与希望”。对于纪检干部而言,爱国主义既体现在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也体现在对未来的担当与开创。纪检干部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自觉将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性谋划推进,通过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也有责任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影片结尾,军事法庭上每一张照片都成为控诉日军罪行最有力的证据,历史终于得到正义的审判。而今日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纪检干部当如影片中的“守护者”,以忠诚干净担当之品质,成为党的纪律的坚定捍卫者。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征程上,以历史之光烛照现实,以正义之剑涤荡腐败,以担当之行护航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