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汨罗江畔的回响:致屈原大夫的一封信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李俊峰 苗若楠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9-11 18:03:22

尊敬的屈原大夫:

见字如面。千年江水奔流不息,楚地的风是否仍裹着兰草的清香?今日提笔,并非欲以浮华词章相赠,而是想穿越时空的层云,与您对话于精神的高处。

初读“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时,我尚在学堂;而今再品,方知“清白”二字重若千钧。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位文臣在浑浊世道中坚守高洁,让那纵身一跃成为比任何丰碑都震撼的绝响。我翻开历史的长卷,溯着汨罗江的涛声追寻您留下的足迹,答案渐渐浮现在眼前。

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您“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却始终将百姓疾苦系于心头。目睹朝堂昏暗、民生凋敝,您上书直谏“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哪怕遭流放、受排挤,依然牵挂着郢都的安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深知这份情怀的重量。当我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核查惠民政策落实,在信访室倾听群众诉求,在案卷堆里深挖“蝇贪蚁腐”,何尝不是在延续您“哀民生之多艰”的初心?那高悬的纪法利剑,正是您当年“恐美人之迟暮”的忧思化作的现世担当。

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清廉气节。您以兰为佩、以蕙为带,用香草象征高洁,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道中坚守正道。面对谗言陷害、君王昏聩,您始终拒绝与奸佞同流合污。这份坚守,恰如我们执纪办案时的执着。当说情打招呼的人踏破门槛,当威逼利诱的暗箭悄然袭来,我们总会想起您“芳与日月争光华”的磊落。您教会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清白”,就是案牍里的每一份证据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是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拍案而起”的勇气。

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担当精神。您在《天问》中发出170多个对天地自然、历史兴衰的追问,那份探索真理的执着,成为穿越千年的精神火炬。我们延续着您追问真相的勇气,为织密监督网络,在“大数据”与“铁脚板”间寻找最优解;为铲除基层“微腐败”,在“揪苗头”与“挖根源”中构建防护网;为整治形式主义顽疾,在“抓具体”与“见长效”中锤炼真功夫。反腐之路固然漫长,但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是这条道路上的求索者、守护者。

如今,汨罗江畔的龙舟依旧竞渡,您守护的家国早已换了人间,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时代强音。您的精神不再只是楚辞中的绝唱,而是化为了制度的力量、法治的尊严、干部的准则和人民的信任。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人,我们正以行动践行,在正风反腐的战场上续写“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答卷。当腐败分子应声落马,当清风正气拂过街巷,当群众笑脸映出民心向背,便是对您最好的告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