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以匠心守初心 以公正铸忠诚——记三原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的“绣花功夫”
来源:三原县纪委监委 作者:李凡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9-05 18:14:28

“这份案卷证据链还需补充一份旁证材料,谈话笔录的关键细节要再核实,确保每一个结论都经得起检验。”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三原县纪委监委审理室的卷宗上,审理室干部正逐页审阅案卷,笔尖在纸上标注着需要完善的细节。这样的场景,是三原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关口”和“窗口”,案件审理室承担着审核把关、监督制约、保障人权的重要职责。在这里,案件审理室的干部们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一起案件,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守护着纪法的公平与正义,成为纪检监察工作中一道坚实的“质量防线”。

字为要,在案卷中筑牢铁案根基“审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标点符号、一处时间表述,都可能影响案件质量”。在审理室,“细”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准则——每一起案件,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到定性处理、程序合规,都要经过“六查六看”: 查事实是否清楚、看证据是否确凿,查定性是否准确、看适用纪法是否恰当,查程序是否合规、看处理是否恰当。

以“字为魂,在释法中传递纪法温度“审理不仅是办案,更是做人的工作。”这是审理室干部达成的共识。在严格依规依纪依法的同时,他们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注重通过思想教育让违纪违法干部认错悔错,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在审理某单位王某违纪案时,王某起初情绪抵触,认为“自己只是犯了小错”。审理室干部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多次与王某谈话,结合其违纪事实逐条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讲述类似案例的教训。“原来我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工作纪律,感谢组织及时提醒,不然我会犯更大的错。”最终,王某真心认错悔错。

字为本,在精进中锤炼过硬本领“纪法在更新,审理标准在提高,不学习就会落后。”为提升业务能力,审理室组织干部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定期开展案例研讨,在实战中锤炼本领。年轻干部小薛刚到审理室时,对复杂案件的定性把握不准。在“老带新”传帮带机制下,案件审理室主任手把手教她分析证据链、区分违纪与违法界限,小薛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独立审理案件100余件。

正是这样一群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审理干部,用严谨细致的“绣花功夫”守护着纪法底线,用公正无私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本色,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