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平凡”里的光芒——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感悟
来源:淳化县科技局 作者:王虎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8-22 10:15:51

命运的迂回波折里,总需要一束光。当生活的泥沼漫过脚踝,当理想的星光隐没于琐碎的日常,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暖光,以麦穗般沉甸的文字,在岁月的土壤里种下希望的种子。

陕北的风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起伏的山梁好似大地母亲结痂的肩膀,金黄的麦田在阳光下翻涌成希望的海洋,沟壑间流淌的不仅是信天游的苍凉,更是一群不甘沉沦的灵魂在时代浪潮中的奔走和呐喊。当“细蒙蒙的雨丝夹着雪花”漫过双水村的窑洞,我看见两个身着补丁衣裳的青年,正以锄头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命运的宣纸上书写属于普通人的“平凡”篇章。

孙少安的布鞋踩过三十里山路,鞋帮磨出的参差缺口里,藏着老黄牛般的倔犟和坚韧。他挥动锄头时,肌肉的纹理里流淌着对土地的虔诚,汗珠砸在田垄上绽放、溅开,沁润大地,那是种“把穷根拔了”的执念。哪怕窑炉崩塌灼伤皮肤,哪怕村民的质疑碎成唾沫星子,他始终倔犟的秉性像一株歪脖子树,越是风雨交加,越要把根扎进更深的土层。

孙少平的脊背扛过砖块的重压,掌心的血泡却孕育着超越地平线的渴望。建筑工棚的夜灯下,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沙漠“风滚草”,在书本和报纸的油墨香里丈量世界的宽度和深度。当工友鼾声如雷,他借着路灯的微光读书,让精神在泥泞中开出花来。这个游走在城市边缘的揽工汉,用冻裂的手指翻开泛黄的书页时,分明在书写一部属于寒门子弟的蝶变——涅槃。

那些浸透汗水的日子里,我与书中人共历悲欢:少安砖厂起火时,灼痛我的不仅是跳跃的火舌,更是理想受挫的灼心之痛;少平在暴雨中搬运水泥时,砸在他背上的不是雨点,而是命运的冰雹。但当少安重建砖厂时窑炉重新燃起的火光,当少平在煤矿矿井下捧起书本的刹那,我忽然懂得:那些被苦难打磨的灵魂,终将在岁月的淬炼中发出钻石般的光芒。

路遥笔下的爱情,亦是苦难土壤里开出的花。少安与润叶的错过,像崖柏旁的野蔷薇,美在遗憾里;少平与晓霞的超越世俗,如划破夜空的流星,璀璨在消逝中。但无论聚散,爱都是暴雨中相互支撑的胡杨,是困境中照见彼此灵魂的镜子和患难与共的“搀扶”。

如今我们坐在明亮的房里,指尖划过电子书屏时,依然能触摸到黄土地的温度。当琐碎工作的疲惫爬上眉梢,当内卷的焦虑模糊了星空,不妨翻开那泛黄的书页——看少安在窑洞前数算砖坯,看少平在煤矿井下背诵诗句。那些在尘埃里挣扎着向阳生长的身影,早已为我们照亮了人生的必修课——真正的光芒,从不生于顺遂的坦途,而源于在泥泞中前行的勇气,在平凡中坚守的执着信念。

合上书卷,忽然明白,《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不朽,是它让每个普通人都能看见自己的曾经“在莒”影子。原来,生命的价值从来不在起点的高度,而在向上生长的姿态;平凡的意义从来不是甘于平庸,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像麦穗那样,在风雨中低下头颅,把日子或饱满或干瘪的籽粒冬藏仓廪,在漫长的岁月里发酵,酿成甘之如饴的蜜饯或琼浆玉液。

这或许就是好书的力量,它让每个平凡的灵魂都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光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