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家人身体不舒服,我不得不践行“有难同当”的承诺,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可最让我犯愁的还是厨房里的洗刷活儿——看着简单,里头的学问可真不少。
那天我走进厨房,权当是上一堂生活实践课。记着“流水不腐”的老话,我打开水龙头,让水漏开着,拿起筷子、碗碟,用蘸了洗洁精的抹布和铁纱使劲搓洗。油污黏在碗底像块牛皮糖,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残渣冲掉。忙活了快一个多钟头,案板上的锅碗瓢盆总算不那么油腻了,可离“干净”还差着一大截呢。我望着水池叹气,就洗这点东西,居然耗了几乎整个午休时间!
哗啦哗啦的水声惊动了家人。爱人悄悄走进来,带着嗔怒又着急的语气说:“你这水跟小瀑布似的!洗碗哪能这么瞎洗?先放些温水,加洗洁精,先洗油污少的,再洗油渍重的……”她一边说,一边要抢过抹布自己干。我赶紧拦住她,学着乖孩子的样子,认真听她讲“洗碗经”。按照她的法子,我先给碗碟来了个“温水浴”,再分批次清洗,最后把水池、水漏和垃圾桶角落的杂物收拾干净。
说来神奇,在她的指点下,我用了更少的水和洗洁精,反倒把碗洗得锃亮——盘子底能照见人影,筷子摆得整整齐齐。看着爱人脸上舒展的笑容,我突然鼻子一酸:原来她每天围着灶台转,要琢磨这么多门道啊!那些看似琐碎的洗碗小事里,藏着多少被我忽略的技巧和门道。
这次“手忙脚乱”的洗碗经历,让我忽然想通了很多事:做事就像洗碗,得先分清楚主次轻重,从简单的入手,再攻克复杂的。就像爱人说的,连洗碗都要讲究“先洗什么、后洗什么”,生活里的大小事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哪怕每天事情再多,只要像摆碗碟一样排好先后顺序,分个缓急轻重,一件件去用心竭力去做,总能做出个眉目来的。
灶台边的烟火气里,总会藏着些最实在的生活哲学和最朴素的人生智慧。当我学会在洗碗时分好先后、掌握技巧,忽然明白:把眼前的小事做明白,积少成多,谋划好每件事、每项工作和家庭琐事,就是在为做好“大事难事”打基础、壮筋骨,都那样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和干不好的事情。
其实,在这人生的方寸灶台间,生活的“烟火真味”,从来不是啥山珍海味的香气和穿金戴银的阔气,而是把日子过出滋味、把人活出声色的那份来自心底的踏实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