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反思廉政建设
来源:驻礼泉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李党军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7-24 15:30:34

战国《晏子春秋•问下篇》记载,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能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雩途,其清无不酒除,是以长久也。意思是说齐景公问大夫晏婴:“廉洁为政而能长久,它的行为像什么呢?”晏婴回答:“它的行为就像流水一样。真是美啊,清清的流水,它的混浊没有好的前途,它的清流没有不向前流淌的,所以能长久地奔流。”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廉政”一词。古人尚知“廉政而长久”,何况我们今人乎?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国家大力倡导而又万民拥护的国策。现在我们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这样“廉政”中的“政”就有了政治层面的内涵,顾名思义,廉政即廉洁政治,是一种与贪污腐败直接对立的政治现象。

众所周知,贪污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也是历史的留毒。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曾是对古代官员清正廉洁的褒奖之词,但是放眼我们现代社会,在经济如此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个别官员因为经济等原因被留置、双开、甚至被判刑。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部分官员由于私欲的膨胀,在对待自身修养的问题上疏于学习,造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偏失,最终“东窗事发”,成为阶下囚;另一方面,也是说明我们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不够深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对症下药,不断完善制度的缺陷,让权力无处遁形。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古人讲:“君子为人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也把严于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从而作风朴实,工作扎实;如果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明白“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如果我们每位父母官都能身体力行“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要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在是非面前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有悔过能力”,那么廉政建设的成效便会立竿见影,广大党员干部就能坚守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抵腐定力、保持纯洁本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