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是悬于权力之巅的明镜,照见初心,亦映出归途。古有包拯铁面无私断案,今有无数党员干部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自觉,在为民服务的路上行稳致远。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是落在实处的行动。
廉政之基,在于心有所畏。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而非谋私的工具。那些跌入贪腐深渊的案例,往往始于一次“小节不拘”,终于“大节失守”。当私欲盖过初心,当侥幸战胜敬畏,便会在“温水煮青蛙”中迷失方向。唯有常怀敬畏之心,将党纪国法刻在心头,把群众期盼放在眼前,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廉政之要,在于行有所止。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到新时代“八项规定精神”的刚性约束,廉政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决策、每一次服务中。拒绝一份小礼品,推开一次熟人的宴请,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守住底线的大事。正如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廖俊波“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我们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真谛。
清风徐来,正气浩然。廉政建设非一日之功,却需每个人躬身践行。作为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砥砺品行;作为社会一员,当以“人人皆可为”的担当守护清明。唯有如此,方能让清廉之风吹遍神州大地,让为民初心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