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在城市汇聚,不是所有的价值都和金钱有关。人这一生,总要有点精神和情怀,将热血和激情抛洒在理想的试验田里。
——题记
三年前,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踏上义门镇的土地,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理想的试验田。三载春秋,风雨兼程,我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浸染热土,凭坚守践行初心,深刻体会到:奋斗,正是劳动精神的本质所在。
用脚步贴近群众,在泥土中汲取力量。初到镇上,我便投身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重大工作中。个子小、体质弱的我,常常徒步穿梭在村庄与社区,满身泥土的模样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哪家是困难户、住在哪户单元,哪家有几口人、几头牲口,都在我心里装成了一本“明白账”。
渐渐地,东村喊我吃饭、西村给我送馍馍,成了心头最暖的慰藉。过去在书本上学过太多关于“劳动者”的宏大理论,而在这里,朴实的群众用行动告诉我:劳动者,就是“干活吃饭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我找回了闯荡社会时丢失的本真快乐,那份从容与踏实,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赠予我的珍贵礼物。正如毛主席所说,站在人民之中,才能感受到那汪洋般的劳动创造力。
用汗水浇灌实干,在岗位上践行使命。来到镇上后,我真切体会到“基层是服务群众第一线”的深意。这里的工作繁杂琐碎,“上传下达、内外协调”是日常,党建、宣传、纪检、重点项目建设等任务接踵而至,大家常说“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用”,但更多的是“乐在苦中”。
我们处理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百姓心中的大事。当我组织全镇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让大家接受了知识的充电、灵魂的洗礼;在社区为残障人士解读药品说明,帮群众解决一个个“疑难杂症”时,内心总是充盈着阳光。我从未想过拔高自己的境界,但始终问心无愧,与百姓民生相关的事,我都用心用情办好了。我们和田间劳作的群众一样,都在为共和国的大厦添砖加瓦。
用坚守诠释担当,在奉献中成长蜕变。“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总书记的话语指引着我前行。三年前,我独自来到这离家400公里的地方,无数个夜晚仰望星空,为理想汲取力量。如今,我已为人母,几个月大的孩子随我来到塬上,吹着这里的风、喝着这里的水。
深夜加班后,披着夜色赶回租住的房子,孩子那声不清晰的“妈”,让我笃定:哪怕前路坎坷,也要奋力前行。我深知,正是无数个“我”的忍耐与拼搏,才能让党带领人民在复兴路上劈波斩浪。多年后,我会告诉孩子:你见证过妈妈青春的跋涉,也见证过无数个像妈妈一样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祖国蓬勃发展的。
从陕北到关中,从家门到义门,这三年是人生的大转折、奋斗的大历练、岁月的大历史。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历史,我将与无数基层同仁一道,和群众并肩,发扬劳动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乘势而上,续写新的篇章。
愿每一位劳动者都倾力而为,愿每一位奋斗者都星光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