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更高”“更严”是对纪检监察干部一把标尺,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清醒,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在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巩固提升“三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省市举办这次市县纪委监委机关及派驻纪检监察组新进干部培训班,对于我来说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的难得机会。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周时间,但快节奏的安排、高水平的讲授、深层次的交流,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终身难忘。
第一,这次培训是一次收获知识的取经之旅。培训班期间,我从纪检监察案件审理转换到理论殿堂的深度学习,自身的知识储备进一步丰富、理论修养进一步提升。一是教学内容丰富。此次培训班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指引,紧扣纪检监察业务工作,涵盖了立案、调查、审理及巡查等全环节,内容很丰富,信息量很大。尤其是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典型精彩的案例分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日程安排紧凑。除紧张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安排了案例警示教学和研讨交流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方向,实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三是教学方式灵活。课堂上我们与授课老师积极互动、热烈讨论,思想上深受启发。同时,大家充分利用每天课余时间,深入开展交流,一起探讨心得,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这次培训是一次严守规矩的思想洗礼。眼界决定境界,思想决定未来。这次培训,绝非一场普通的业务学习,而是一场以“规矩”为尺、以“思想”为镜的深度淬炼,是一次直抵灵魂的纪律教育与精神洗礼。一是规矩意识和执行意识的全新教学。从开班首日“规矩是什么”的叩问开始,培训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撕开了“规矩抽象化”的认知迷雾。专题讲座中,中央相关专家学者用近年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活教材”,从一份违规审批单背后的权力越界,到一次数据造假暴露的职业失守,每一桩都像重锤敲在心口。“规矩不是墙上的条文,是带电的‘高压线’,更是保护干部的‘安全绳’”。二是严守规矩是深入人心的内在信仰。在分组研讨环节,当学员坦言日常工作中有时为了赶进度想特事特办,领导提醒说特事特办的前提是守规,突破了规矩的特事,最后都会变成事故;当年轻人困惑规矩会不会束缚进取心,党员老同志用十年前的教训回应“当年我们图省事淡化了规矩,结果出了大问题”。这些碰撞中,“严守规矩”不再是生硬的要求,而逐渐内化为“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行动自觉。所谓“思想洗礼”,从来不是简单的道理灌输,而是让规矩从“外在约束”变成“内在信仰”。三是严守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眼光。这次培训教育我的,不仅是记满笔记的本子,更是刻进骨髓的清醒。严守规矩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守护职业尊严的“铠甲”;思想上的“洗”不是形式上的“过”,而是让原则更坚定、底线更清晰的“重生”。今后工作中,我都会带着这场洗礼的“余温”,把规矩刻进流程、融进习惯、铸进品格,让“严守规矩”真正成为刻在骨子里的工作信仰。
第三,这次培训是一次积蓄动力的加油充电。这次培训学习,不仅亲耳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辟见解,也亲眼目睹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成果,可以说受益良多、收获颇丰。一是在思想淬炼中校准“定盘星”。审查调查不是简单的“找证据”,而是政治监督的具体实践;谈话笔录不是机械地“记流水账”,而是厚植党执政根基的政治工作。这是培训班上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专家学者的深刻阐述。对于奋战在监督执纪一线的干部而言,这样的“政治课”既是“清醒剂”,更是“方向标”。二是在实战演练中锻造“硬功夫”。监督执纪问责是技术活,更是专业活。此次培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问题,设置了“案例教学”“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等案例教学课程,邀请纪检监察业务能手、学者专家等“外援”授课,变“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研讨。三是在对标先进中点燃“新动能”。纪检监察干部身处正风肃纪反腐一线,面临的“围猎”风险更高、诱惑更多。培训期间,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反腐为了人民》。片中,从深挖隐藏在基层的“蝇贪”,到揪出位高权重的 “大老虎”,每一次成功反腐行动,都让我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回归。此次培训特别设置“纪检监察干部政治能力提升”“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等课程,组织开展研讨学习。这些“精神钙片”,让干部们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大扫除”——既看清了“围猎”的套路,更坚定了“打铁”的信念。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发现缺点、接受不足、正视自我,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技能、更加坚韧的心态,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