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AI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纪委监委的信息宣传工作从“一板一眼”的单向灌输转为多元互动创新模式,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纪委监委宣传报道犹如一面镜子,在映射着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的同时,也传递着守护民生的温暖情怀。但是,严肃的政策解读在当下“信息过载”的背景下,使得权威的监督声音面临“注意力分散”的传播挑战,如何让纪委监委宣传在保持政治本色又焕发时代魅力,成为破题的关键。唯有在传播语态、传播方式、内容选择这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创新,方能让监督之声直抵人心,在新时代奏响正风反腐的强音。
突破“文件体”,展现“生活化”。纪委监委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始于对受众需求的精准了解。当“打虎拍蝇”的成绩单转化为“家门口的变化”,当纪律条例的条文具象为“身边人的故事”,严肃的监督工作便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例如,在民生领域,以“情景短剧”的方式报道相关案例及动态,以“小切口”讲述大情怀的叙事策略,将政策解读融入具体场景,让“纪言纪语”转化为“民言民语”。
从“单一载体”跨越到“融合矩阵”。创新传播形态是纪委宣传工作必须打破的壁垒,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是构建“全媒共振”的传播格局。将传统媒体优势和新媒体优速相互融合,在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同时推出系列动画,例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的《纪法小课》系列短视频,用通俗语言解读党规党纪,深受年轻干部欢迎。让严肃内容既经得起咀嚼,又能在碎片化传播中发挥宣传引导的作用。
分众化思维,精准对接受众。不同受众群体对信息的接受习惯存在显著差异,纪委监委的宣传工作必须具备“分众化”思维。针对干部开展精准化警示教育,通过各项形式的短视频让警示案例如,从“冷冰冰的通报”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训”,强调公正用权。针对群众在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后,针对性的策划宣传内容,例如群众关系的学生校园营养餐问题、医保报销问题等,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
纪委监委宣传报道吸引力的提升,是政治引领与传播规律的深度融合,也是纪检监察工作者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坚守国之大者”的政治底色中融入了受众的喜怒哀乐,在“严肃”的纪律条文中书写初心使命;用纪委宣传报道真正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纪委宣传者唯有不断探索“严肃内容生动表达”的方式,才能让监督之声传得更远、更响、更动人。